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認識浮標

說來慚愧,釣了十多年魚,大大小小不同形狀的浮標用過幾十支,卻從未認真想過浮標的造型與魚情的對應關係。近年來才上網查找了些資料,琢磨了一翻,對浮標有了點認識。現整理出來,以期對初學釣魚的朋友在垂釣或選擇購買浮標時有點兒幫助。

  一支浮標由標腳、標身、標尖三個部分組成。中間部分為標身,它是浮標產生浮力的主體;插入浮標座的一端為標腳;塗成紅、綠、黃等一格一格(一格叫一目)的部分為標尾(也稱為視標、標尖)。

  一、標身

  標身常用材料是巴爾沙木,工藝要求較高的有孔雀翎、蘆葦,低檔的有泡塑。製作工藝和原料往往決定浮標的價格。

  標身形狀是浮標設計的核心。為明顯起見,不妨把它看成兩種類型:一種是兩頭尖中間粗的棗核形,另一種是靠標尖端粗、靠標腳細的錐形。棗核形標身因為兩頭尖,不論上行或下行,它受到水的阻力都較小,都很流暢。錐形標身因為上端粗,收肩快,上行時受到水的阻力就大,上行就困難,而下行卻非常流暢,這就是平時所說的鈍感浮標的設計思想。

  不論什麼棗核形還是錐形,只要標身最粗部分越粗,浮標受到水的阻力就會越大,同時標號也就越大。

  長標身翻身慢,沉穩;短標身翻身快,靈敏。

  明白了上面的原理,就可以知道如何選用浮標了:

  1、如果釣浮、打介面,我們就需要上行和下行均流暢,可選棗核形、短標身的浮標。

  2、如果釣底、抓頓口,我們就需要下行容易、誇張信號,可選錐形、長標身的浮標。

  3、如果釣生口魚,這種魚吃餌樸實,標號可以稍大一些。

  4、如果釣輕口魚,比如冬天,可以用標號偏小的。

  5、鯽魚和鯉魚相比,鯽魚口輕,鯉魚口重,所以釣鯽魚小號,釣鯉用大號。

  二、標尖

  1、硬尾與軟尾

  根據標尾是否中空,可分為空心空心尾(也叫軟尾)和實心尾(也叫硬尾)。打個比方來看二者的區別:如果把同樣粗細的一根竹竿和一根木棍垂直插入水中,哪個更費力?當然是竹竿。空心尾便像竹竿,實心尾便像木棍,假如魚吃餌用力一樣,實心尾反應就會明顯一些,空心尾就穩重一些。

  因此,生口魚、個體較大的魚,可用空心尾;而輕口魚、小魚,為了擴大信號,可用實心尾。

  2、標尾的粗細

  相同長底的一段標尾,細了產生的浮力就小,粗了就大。因此,標尾越細越靈敏,越粗越遲鈍。

  3、“目”的長短

  為了弄清“目”的長短各有什麼特點,我們先假設這樣一支浮標:一目為2釐米。如果用這種浮標,魚吃餌的力量正好為一目,垂釣者就可以清晰看到下鈍一目,提竿即中魚。如果魚吃餌的力量只有半目(1釐米),釣者就不容易看清楚鈍口,這一猶豫之後再提竿,魚兒往往就吐鉤了。如果還是這只浮標,其他構造相同,只是一目為1釐米,那麼下鈍半目(2釐米)就成了一目(1釐米),標相就明顯許多,提竿也會及時。

  應該注意,並不是“目”的長度越短越好。若是吃餌下鈍2釐米的情況,用一目為0.5釐米的浮標,就會下拉四目,釣者往往會過早提竿,也不利於看標和把握時機。

  因此,目長了,有利於釣生口、猛口,適宜夏天使用;目短了,有利於釣輕口、小口,適宜冬天使用。

  4、標尾總長度

  一般標尖越長,浮標翻身站立後下行到釣目這段時間就會延長,餌球到底(或浮釣到位)前就會緩慢。因此,釣膽小的魚、慢魚適宜用長標尖。

  5、目間的黑線

  兩目之間用黑線隔開,能使標尾分目清晰。近年來,這一小段黑線被釣魚高手們發掘出另一價值,就是把它當成一目來看待。如釣輕口魚時,調三目釣三目加一黑線,只抓一線吃口,效果很好。因此,個人認為選購浮標時,最好選擇黑線寬度在1.5至2毫米左右的,以作一目使用。

  前面沒有提及的滑口魚,這裏補充一下:對付滑口魚目前有兩種方向:一種是細標尖,硬尾,求靈,見信號就抓,不怕空竿;一種是粗標尖,軟尾,釣鈍,放鬆子線,回歸自然,穩中取勝。各有觀點,沒成定論,就由您實踐定奪了。

  三、標腳

  標腳有碳腳、鋼腳、竹腳。標腳材料和長短,決定了浮標翻身站立的時間。碳腳浮標站立慢,鋼腳、竹腳入水站立快;長腳浮標站立慢,短腳浮標站立快。

  站立快,拋竿後鉤餌下沉也快,比站立慢的浮標提前觀察魚訊。站立慢,鉤餌入水下沉平穩,有利於魚來介面。

  一支浮標只有用上幾次或幾十次,才可以瞭解它。一般情況下,有幾只不同用途的浮標就夠了,儘量不要頻繁更換浮標。
返回列表